20210527-logo1.jpg

 

学讲动态 当前位置: 新沂市瓦窑中学 > 学讲动态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徐州实验区工作规划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徐州实验区工作规划
作者:佚名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9-25浏览:3654
文章摘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徐州实验区工作规划

2017——2019

   

一、基本原则:

1.主题鲜明,坚持“学讲”

借鉴经验,借助外力,为我所用。全力推进“学讲计划”区域教学改革。

2.整体规划,统筹实施

将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包括课改实验区工作、“学南通”工作等,整合到徐州区域课改的体系中来,建立一套统一的话语体系和实施策略,改变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

3.突出管理,形成机制

充分认识管理在课改推进中的支点作用,通过一套工作机制的建立调动几支课改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区域课改理念、推进策略在各地、各校的落地和有效实施。

4.立足实际,上下联动

    立足徐州大市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区域情况复杂的现实,顶层设计,地方实施,分层、分类推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二、目标任务

    探索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课程改革品牌。以“学讲计划”的深化为抓手,完善区域顶层设计,探索课改发展路径,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提升徐州基础教育界的整体水平、改变徐州教育生态、重建徐州教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科学规划学校课程,持续深化课堂改革,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验学校、特色学校。

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校长课改领导力,逐步成长一支有思想、有理念、有管理、创新能力的校长队伍。创新研训机制,打造学习平台,转变学习方式,关注乡村教师,积极推荐骨干校长和教师参加基地校研修,提升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努力解决“学讲”方式中的关键问题,通过“真学习”的开展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成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人为本,用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奠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实验学校的调整与工作机制建设:

重新调整实验学校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1.根据大市推进课改的需要,经与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协调,适当增加实验学校的数量,从原来的20所增加至40所。同时,根据实验学校工作状况和新一阶段工作需求,调整实验学校的确定方式,原有20所学校重新进入新一轮实验学校的申报和选拔。

2.新一轮实验学校的确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各地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徐州实验区实验学校申报选拔工作方案》的要求,组织学校自主申报,经专家团队考核、选拔后形成40所实验学校的研究共同体。

3.建立实验学校工作机制,做到架构完整、任务明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定期考核、科学评价。

4.实验学校实行淘汰制。对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学校进行重点督导和跟进,督导后仍不能达标的学校进行调整。

(二)项目引领,形成项目研究共同体:

1.根据“学讲计划”深化的需要,通过项目研究和管理,分层分类推进整体工作。大市制订《“学讲计划”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2.项目分为三类:

1)必选类:所有实验学校全部参与,通过项目研究撬动学校管理,解决课改关键问题,形成区域课改的共同成果。

A.校长课改领导力建设(学校课程规划与设计)

B.“学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C.校本教研机制创新与实践

D.教研转型和教研质量提升

(2)自选类:学校根据自身课改推进情况,选择3——5个适合的项目,成立学校项目团队,并于其它选择该项目的学校形成研究共同体,确定项目基地学校,制订共同体活动方案。

A.“深度学习”教学改进

B.课堂观察及“学讲”课堂的评价指标研究

C.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D.语文主题教学研究

E.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思维培养研究

F.学科开放性作业设计研究

G.南通—徐州课堂教学方式比较研究

H.学校教学管理新常态建设

I.“学讲”理论建设与创新

J.信息技术支持“学讲课堂”案例研究

(3)自荐类:各县(市)区从本地实际出发,本着区域特色和实践创新的原则,自荐1——2个项目进入实验区工作平台,开展自主研究。

    3.项目管理:每个项目成立相应的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确立项目基地。定期进行项目研究的汇报和注重过程管理与研究成果相结合,自主研究与共同体协作相结合。

4.项目研究支持与资助:

市教育局将对项目研究给予支持。每年在实验区平台上组织项目培训,引入专家团队的指导,其中一、二类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自荐项目研究经专家鉴定,形成具有区域推广价值的成果后,将给予一定的奖励。三类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一定质量后,将给予成果集结出版的相应支持。

(三)构建市、县(市、区)两级推进机制:

    这里有两个思路,需要慎重选择,区县分层、学校分层?

1.针对徐州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新一阶段的“学讲”推进工作将采取分层分类推进的办法。形成大市和县(市、区)的二级管理。

40所实验学校、部分直属学校形成一级“学讲共同体”,由大市“学讲计划”推进工作办公室和工作组直接指导、管理。

各县(市、区)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采取整体跟进或选择部分学校的方式形成二级“学讲共同体”,由各县(市、区)指导、管理。

2.一级“学讲共同体”承担“学讲计划”的关键问题研究攻关、理论与实践创新等任务,在此过程中形成研究成果、培养项目专家,并与二级共同体形成对接,承担对二级团队的培训、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

3.两级管理推进的基础上,根据各校项目选择的不同,自然形成相应的项目研究共同体。

(四)建立“学讲”活动系列化、规范化体系:

     “学讲计划”的深化要继续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平台,营造氛围,分享成果。活动要系列化、规范化,在阶段性目标的引领下形成具体活动方案,逐步形成一定的规范。

    1.大市层面的活动:

每两年一次“学讲计划推进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

每个县(市、区)每年召开一次“学讲计划”推进会

每个项目以项目组为单位每年进行一次项目工作及成果汇报

每个学段每两年组织一次学科“学讲”课堂展示

实验学校一把手校长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校长论坛”

以上活动的具有方案由市教研室“学讲”办协调各县(市、区)、各实验学校和项目共同体制订完成。

2.各县(市、区)的活动:本着自主创新的原则,在对接一级“学讲共同体”相关活动的基础上,由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指导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制订年度方案,报市“学讲”办。市“学讲”办协调核心组人员参与。

(五)逐步建立一系列的“学讲”评价指标

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的原则,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学讲计划”新的教学生态的评价指标。大市层面需要研究的主要有:

1.“学讲课堂”评价指标

2.“学讲”先进集体评价指标

3.“学讲”先进个人评价指标

4.“学讲”教学管理新常态评价指标

5.校本教研管理新常态评价指标


责任编辑:本站

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3008498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2000    举报邮箱:jubao@xkw.cn 技术支持:学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