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logo1.jpg

 

课程基地 当前位置: 新沂市瓦窑中学 > 课程基地 > 浅议物理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浅议物理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作者:姚礼华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8-01-03浏览:3277
文章摘要:

浅议物理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新沂市瓦窑中学 姚礼华

 

内容提要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物理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来设计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探究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冲突中建构新的知识,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方法   改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和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大都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过于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体验以及探究和创新。

怎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值得我们广大物理教师深思、探索。在这,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总结如以下几点。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因为,一方面,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运用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方法运用,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突出过程与方法。能否提出和发现问题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设计问题要一针见血

    所谓一针见血即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应该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比如.在讲“光的折射”一节时,我让学生观察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似折断的现象之后,设计提问1:“同学们看到的这是什么现象?” 与设计提问2:“同学们以前了解过哪些光的简单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不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刚才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我认为,设计提问2要好于问题1。因为问题2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出“折射”这一新概念,起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二)提出的问题要层层推进

    比如.在演示“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关系”时,我先演示了一遍,然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打出的点迹是不均匀的?”“这又是什么运动呢?”“我们又是如何作出判断的呢?”等等。这样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组成问题的阶梯,创设一个个的矛盾,激起一个个思维的浪花,满足一个个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积极而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思维。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灵活性

    当遇到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准确或不正确时,教师切不可把学生的发言一棍子打死,更不可当堂讽刺,挖苦学生,而应该因势利导,逐渐将学生向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使提问具有灵活性,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随机应变地提出问题,使我们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共同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双边的教学活动。

    (四)提出问题要有拓展性

    拓展性是指顺延、伸展和延伸,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要促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我们老师要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寻找并扩散与所学知识相通的知识点,使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够举一反三。

    二、坚持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要真正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只有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学生有所参与,才能有所领悟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自主学习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它直接来自学生的主体。在学生内心的深处,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求,学习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是促使学生不断进取的原动力。

    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又一表现是“我能学”。它是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理想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促使学生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作用是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决不是教师完全放任自流。通过学生自我主动学习,能够更好得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注重让学生参与和体验过程

    既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失败,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一点。传统的教学注重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成绩和结果,很少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学、逃学的问题症结不在于对学习缺乏兴趣,而是缺少建构学习兴趣的渠道。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最紧密。物理现象大量地存在于同学们的周围,如上、下课的铃声、浮在池塘中的物体、天空中的彩虹、家庭中的电灯和电话、电脑等,并且,人人时时刻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物理学规律。撬石头时用杠杆,汽车突然减速时上身向前倾斜……这一切都给我们学习物理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四、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我们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相互激励和帮助,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由于多种原因,大家对探究学习常出现一些误解。一是对探究学习的神化,二是对探究学习的泛化。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但又不能机械理解为整个学习活动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和解决每一个问题。其实,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教师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六、教师对学生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

我们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法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鼓舞。还要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会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总之,教师帮助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担负的一项新的和重要的任务,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它,而且要把它作为一项行动研究去实施。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跟上新课程的步伐,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才会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杨宝山.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

  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 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12)

  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 选修3-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张大昌.高中物理大纲中的课题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1(7)

 


责任编辑:本站

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3008498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2000    举报邮箱:jubao@xkw.cn 技术支持:学易云